據《楚天都市報》昨日報道,湖北省蘄春縣檀林鎮殘疾青年畢傳高,兒時就有“長大當老師”的願望,後成為代課教師。夢想成真的他,儘管每月只有幾百元代課費,依然追夢不悔,課堂循循善誘,課餘堅持家訪。從教9年,他手持打狗棍,家訪千餘次,苦口婆心勸回了輟學孩子20餘人。
  而且,9年來畢傳高寫下了15本家訪日記。他在日記中提出了山區孩子“想什麼”、“缺什麼”、“盼什麼”的思考,他對症下藥,悟出良方。如今,正在該縣農村小學推廣的“三多三少”、“四點式”、“四步走”教學模式,出自於畢傳高通過多次與學生、家長談心而來;由他開通的QQ親情視頻,每周學生與父母網上團聚,慰藉了遠隔一方的思念之情;經他網上倡議,建起的“大別山希望書屋”,凝聚來自13個省市的愛心……
  一名身患殘疾的代課教師,9年家訪千餘次,不僅勸回輟學孩子20餘人,還根據家訪情況悟出教書育人良方,這體現了他愛教育、愛學生的敬業精神,更說明教師家訪的作用與意義不可小視。
  相形之下,在許多地方,教師家訪幾乎銷聲匿跡。即使一些學校敦促教師開展家訪,也多流於形式,甚至有的教師為應付“差事”,只給學生家裡打個電話而已。由於教師長時間不家訪,一旦出現“問題學生”,一些教師就責怪家長,遇事把家長叫到學校來“接人”,而家長卻被蒙在鼓裡。一旦等家長明白過來,又會反過來責問教師:為什麼不早點告訴學生在校表現;如果早點告訴了,家長就可以協助教師共同教育好孩子,不至於出現“問題學生”。
  當然,時下教師家訪的缺失,也有客觀原因。一方面,網絡通訊發達,教師與家長溝通多元化,教師不習慣於上門家訪了;另一方面,學生家庭情況越來越複雜,留守兒童增多,上門家訪難以找到人。但主要還是因為家訪的作用被低佑,認為家訪耽誤時間,效率低,不如打個電話溝通好。殊不知,這種溝通是隔空交流,肯定沒有面對面交流好。因為上門家訪在情感上有著不可替代性,面對面交流能融洽感情,家長和學生會更重視,交流的問題會更全面、生動、透徹,能達到“動之以情,曉之以理”的效果。因而,教師上門家訪是一種很好的教學傳統,理應保留與發揚,不能丟掉。
 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,“教育的效果取決於學校和家庭的教育影響的一致性,如果沒有這種一致性,那麼學校的教學和教育過程就會像紙做的房子一樣倒塌下去”。也就是說,學校教育離不開家庭教育。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,孩子很多問題的根源出於家庭,如果老師對孩子在家表現一無所知,怎麼去教育好學生?而家訪,正是聯繫學校與家庭的橋梁和紐帶,教師經常開展家訪,能夠促使學生家長對學生教育的高度重視,大力支持教師教學工作,在共同教育好學生方面具有其他教育形式不可取代的作用。
  從這個方面講,教師只有經常到學生家中走一走、看一看、問一問,或者經常與學生的監護人聯繫,面對面地交流,瞭解學生的個性、家庭環境和在家情況等,才能真實全面瞭解學生,與家長共同教育好學生。否則,“因材施教”只能是一句空話。
  玫昆侖(湖北 公務員)
  (原標題:教師家訪的傳統不能丟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r76trrfg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